TMGM交易官网

50万元以上存款的人多吗?(2024年11月29日)

XM

1月24日 ,四川农业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发文称,“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,是促进消费的最佳途径。”

此文引发广泛关注 ,一度冲上热榜 。自媒体兴起后,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平台发声。一时间“专家 ”满天飞,真伪难辨。有些所谓的专家满嘴跑火车 ,引起网友反感 ,“建议专家不要建议”,讽刺了某些伪专家的不学无术 。


众所周知,改开三十多年来 ,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,得益于投资 、出口、消费这“三驾马车”。但是最近几年,疫情肆虐 ,叠加复杂的国际形势,三驾马车失速,经济发展遇到瓶颈。

以“铁、公 、机 ”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饱和 ,继续增加投资产生的效益边际递减;全球产业转移趋势明显,中美贸易谈判维艰,出口下降或难以避免 。要恢复经济 ,唯有在消费端发力 。

据央行数据,2022年12月末,广义货币余额266万亿元 ,同比增加11.8%。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 ,202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0万亿,比上年增长3%。

可知,2022年实际通胀率为8.8%(11.8%-3%=8.8%) ,远超同期3年和5年定期存款利率的2.75% 。


也就是说,如果把钱存在银行,实际购买力至少缩水6%。可就在这种情况下 ,2022全年,住户存款仍然增长17.84万亿(总额120万亿)。

宁可把钱存在银行贬值,也不愿意用于投资和消费 。显然是对未来的预期不明朗 ,消费信心不足。

可以预见,2023年,疫情即使不会完全消失 ,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将微乎其微。通过消费端发力,促进经济全面恢复,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。


如何促进消费?专家们将目光瞄向了居民的钱袋子。

此前有专家兴奋地说 ,只要将新增居民存款的三分之一拿出来买房 ,房地产马上就可以活过来,从ICU转到KTV。

现在又有专家想出了新点子,认为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 ,就能将现金从银行里赶出来,进入消费市场 。

这两位专家的点子都不错,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前提条件 ,居民有没有良好的收入预期。


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”是先辈的教诲。这几年,各行各业都不景气 ,世界面临变局,未来会怎样,谁心里都没谱 。

这种时候 ,唯有压缩开支,多备余粮,才能确保在风浪袭来时 ,家庭的小船不至于翻覆 。至于存粮会不会受潮发霉或被老鼠吃掉一部分 ,都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。

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,相当于提高居民储存粮食的成本。但如果不解决“明天还有没有饭吃”的担忧,即使你提高成本 ,大多数人也会咬着牙忍受,而不会把粮食全部拿出来吃掉 。


全国到底多少人有50万存款。

14亿人,对应120万亿存款 ,人均8.5万。如果住户存款金额是均匀分布的,从概率密度估计,存款50万元以上者可能有5千万人 。

但遗憾的是 ,收入分配总是遵循二八定律,真正拥有50万以上存款者可能只有5百万人。

事实上,这5百万人中 ,大多数人拥有的财富远超50万元,他们的财富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和负债,50万银行存款只不过是流动资金 ,对利息收益并不敏感 ,征收利息税对他们的影响不大。


综上,促进消费的着力点在于提振消费信心,提振消费信心的着力点在提升居民的收入预期 。

收入预期来源于稳定的工作岗位和健全的社会保障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、降低个税、拓宽就业渠道等 ,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。其他奇技淫巧,只能博人眼球,作用不大 ,甚至还不如讲好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故事 。

社会经济的运转,就像一台发动机。发动机要转起来,一是要有充足的燃料 ,二是机械匹配和润滑良好。然后给一个初始启动力,手摇可电启动均可 。

现在的情况似乎是,万事俱备 ,只差这个初始启动力 。是房地产 、新能源,还是其他呢?